背景介绍
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(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,CLL)是一种因细胞凋亡受阻而导致的B 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,表现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、骨髓以及其他淋巴组织中异常积聚。CLL在欧美人群中发病率高,其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。初次诊断患者往往年龄>50 岁,文献报道的中位年龄为67~72 岁。其演进往往缓慢,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十年。
对于CLL的检测,通常是对ATM(11q22.3)、RB1(13q14)、P53(17p13.1)、D13S25(13q14.3)、CSP12(12p11.1-12q11.1)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。
目前对于CLL 的化疗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P53依赖的细胞凋亡,而P53 以及其上游基因ATM 的失活导致这一凋亡途径受阻,因此,具有上述染色体改变的患者往往疾病进展较快并且对化疗不敏感。
探针介绍
ATM(11q22.3) | CSP12(12p11.1-12q11.1) | D13S25(13q14.3) |
P53(17p13.1) | RB1(13q14) | |
参考文献
[1] 余栋, 赵维莅.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进展. 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 年第4 卷第4 期
[2] 谭明芳,张正昊等.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FISH的应用及与其他指标相关性的分析. 重庆医学2015年3月第44卷第9期
[3] Beverly P. Nelson, Rohit Gupta et al.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FISH Panel Impact on Diagnosis. Hematopathology Am J Clin Pathol 2007;128:323-332